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十三章放眼全球:看看那些年火起来的新创入口网,藏着啥规律 (第5/6页)
,这样用户就愿意在百度的生态平台上待着,不换其他生态平台。” 人人网2005,原校内网:「中国版Facebook,最开始是给大学生用的。」一凡想起上一世有同学用人人网加同校好友、看同学的动态,「靠''''校园社交''''火起来,b如加同班同学、看社团活动照片,後来慢慢到其他人群。虽然最後没做起来,但只要 微博2009:「类似Twitter,靠短内容 明星/KOL火起来。」一凡想起上一世刷微博看明星动态、追热搜的经历,「它把社群和新闻结合起来,用户既能跟朋友互动,又能看明星发文、了解热门事件,慢慢成了重要的社群媒T入口。」 三、台湾市场的年轻入口:Dcard2011 「上一世台湾的同学经常聊Dcard,说是年轻人必逛的社群。」一凡凭着记忆写道,「Dcard最开始是从台湾大学的匿名社群做起来的,让台大学生匿名发帖、讨论校园生活,b如吐槽老师、分享考试重点,後来扩到其他高校,再对所有年轻人开放。” 他在旁边标注“社区 年轻族群入口”:“它的核心是''''抓住年轻人的需求——想匿名分享、讨论''''。学生有很多话不愿意公开说,b如''''暗恋同学怎麽办''''''''这门课好不好过'''',Dcard的匿名模式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。後来它又加了内容、电商,b如推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